尊龙凯时 (中国) 官方

大道同行 丝路共鸣|马来西亚篇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日期:2023-09-16 13:10:16



            双方要不断提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培育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等领域合作增长点,探讨开展民生合作,使中马关系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席大大


携手共赢建“双园”
 

——探访“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
 

      9月的关丹,晴空万里,微风拂面。
 

      这座宁静的小城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毗邻关丹港,关丹河从这里蜿蜒而过,流向大海。2013年,马中关丹产业园在关丹市正式开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一起,开创了“两国双园”模式。
 


马中关丹产业园航拍图。满辉 摄
 

      如今,十年过去,“双园”一步步从荒地蜕变为现代化国际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立足中国和东盟,面向亚太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加工贸易和物流等产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则形成以棕榈油、燕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两国双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成为中马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生动写照。
 

      “马中‘两国双园’模式是成功的”
 

      9月2日,记者站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内,看着巨大的产业园招牌,宽阔平整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办公楼、厂房、宿舍区,难以置信这里十年前还是一片山丘、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
 

      “我们光平整土地,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2013年,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安排下,26岁的龚颖第一次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成为该集团最早来到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建设者之一。虽然现在已调回集团总部,但她回想起这段经历仍然感慨万千。
 

      随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国企业纷纷入驻,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8月,马中关丹产业园累计完成开发投资约15亿元;招商入园签约项目13个,总协议投资额约460亿元;完成产业投资约12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
 

      “马中关丹产业园是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最成功的园区之一。”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拜查威说,“马中‘两国双园’模式是成功的。”
 

      马中关丹产业园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已引进联合钢铁、新迪轮胎、建晖纸业等多家中国企业投资建厂,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马投资合作的旗舰项目和标杆项目。
 

      联合钢铁作为首个入园项目,从开工到建成,仅用18个月。如今,联合钢铁年产量超过350万吨,是马来西亚最大和最先进的全流程工艺钢铁企业之一,产品从产业园不远处的关丹港运出,销往全球各地。
 


马来西亚关丹港。(受访者供图)
 

      得益于先进的工艺、优良的装备,联合钢铁项目带动了马来西亚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在联合钢铁工作了5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马方员工诺·法滋拉·舒克告诉记者,可观的薪水让她能更好地赡养父母、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几年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越过越好。”
 

      “这是一场广西与马来西亚的双向奔赴”
 

      阳光下的关丹港码头,海面波光粼粼,卸船机高高耸立,集装箱整整齐齐,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装卸作业。如今的关丹港码头,18万吨货物,几天就能装卸完成。而在十年前,卸载5万吨货物,需要近一周。
 

      此前,关丹港的规模相对较小,按货物吞吐量计算,在马来西亚港口中排名第八。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将关丹港列为重点发展港口之一。2013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入股关丹港,中马双方携手,让这个有40多年历史的港口迎来新的生机。
 

      如今,关丹港已成为马来西亚东海岸第一大港,也是马中关丹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中马双方不仅对关丹港进行了升级改造,还共同规划开发新港区。
 

      关丹港运营总经理叶竟涛在关丹港工作了9年,见证了港口的高速发展。“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叶竟涛表示,当区域物流成本降下来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当地超市里的商品更丰富了,以前关丹港以进口重工业原材料为主,现在已经能见到螺蛳粉、冷冻肉类等商品。
 

      在关丹港工作了十几年的马来西亚员工约翰逊·西纳潘,曾经到广西防城港交流学习。“中国企业到来后,港口运营更加自动化,卸货速度快速提升。”他说,2018年之前,关丹港一天只能卸货8000吨,现在每天能达到3万—4万吨,“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共建关丹港是一场广西与马来西亚的双向奔赴。”
 

      2015年,关丹港吞吐量及营业收入双翻番;2018年,关丹港一跃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公共散货专业化码头,并建成2个15万吨级深水码头……关丹港首席商务官马斯林感叹:“中方合作伙伴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提升了关丹港各方面的水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加快建设,广西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关丹港迎来新的机遇。“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和钦州港相连,将扩大钦州港和关丹港的经济腹地。”叶竟涛认为,关丹港的货物经钦州港,再换乘铁海联运班列,最快不到2周就能抵达中国西部地区,这将极大便利中马贸易往来。
 

      “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马中关丹产业园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在促进区域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合作、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及人文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丹产业园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马来西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与发展。”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莺表示。
 

      2017年1月,满辉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参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满辉告诉记者,初到马中关丹产业园时,大家因为国籍不同,语言不同,沟通交流大多使用英语,现在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方员工开始学习马来语,马方员工也开始学习中文,“语言和文化的交融,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马来西亚谚语“切水不断”是对中马友好关系的生动写照。“彭亨州发生水灾时,马中关丹产业园有限公司与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彭亨州政府的号召,向灾民捐赠物资,纾解灾民生活物资短缺的困境,体现了马中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的友好情谊。”彭亨州州务大臣斯里旺罗斯迪说。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表示,“两国双园”是马中两国双边合作伙伴关系良好的结晶,自设立以来推动了互惠互利的经贸发展,为两国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对马来西亚来说,马中关丹产业园已成为东海岸经济增长的引擎,也为当地创造许多就业机会,马中关丹产业园应继续作为加强中马之间联系的平台之一,继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通过“两国双园”模式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并让更多马来西亚企业逐步融入生产网络和供应链。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未来,马中关丹产业园将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电子电气、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进行多元化布局,打造“一园多区”发展模式,与中马钦州产业园互动发展,共同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
 


      刘小莺(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能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旗舰项目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文交流作贡献,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下一个十年,我将与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同仁们一起携手迈向新征程,向更高的目标前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新力量,书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诺·法滋拉·舒克(联合钢铁马方员工)
 

      联合钢铁项目为当地人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这里工作环境不错,薪酬也令人满意。我在这里拥有非常快乐的工作时光,与中方伙伴交流合作时学到不少新东西,比如语言和文化。未来,我希望中马双方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也希望中方带来的技术在这里持续发光发热。
 



广西与马来西亚贸易数据 2003-2022年。
 


沿着茶船古道,梧州六堡茶走出广西、越洋过海,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深爱的茶品之一。图为吉隆坡锡矿六堡茶文化馆馆长林清强(左二)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20世纪50年代梧州产的嫩尖原度六堡茶。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副总会长林恒毅:
 

      期待两国双边经贸 再创高峰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副总会长林恒毅。
 

      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举办在即,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副总会长兼公共关系委员会主席林恒毅正忙着筹备到南宁参会的相关事宜。在吉隆坡接受2023广西媒体东盟行记者采访前,他还在预订飞往南宁的机票。
 

      “我从第一届东博会和峰会开始,就带团参会了。那时吉隆坡和南宁还没有直飞航班,我们商会专门包机过去。”20年来,东博会和峰会迅速成长,林恒毅看在眼里:“现在东博会和峰会涉及领域更广、影响更大、规格更高。这些年来,从我们的总理到部长等政界官员接连出席就能看出,马来西亚对东博会和峰会非常重视。”
 

      林恒毅介绍,东博会和峰会举办之前,马来西亚白咖啡从来没有出口到中国大陆。现在,马来西亚咖啡一条街已经成为东博会和峰会会场最红火的“打卡地”之一。通过东博会和峰会历经20年搭建起的“南宁渠道”,数十家马来西亚咖啡生产商争相把他们的产品带进了中国。
 

      白咖啡只是一个缩影,榴莲、燕窝、饼干甚至大宗商品棕榈油,通过东博会和峰会这个平台,在中国打开了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通过平台搭桥,马来西亚与中国特别是与广西在基建、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都展开了全面合作。”林恒毅介绍,马来西亚企业在南宁参建机场高速公路、投资酒店和购物中心,在钦州建设毛燕加工基地,在梧州采购六堡茶……东博会和峰会已成为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商会在‘南宁渠道’中收获了满满商机,我希望分享我在中国学习和交流的一些体会。”2015年,林恒毅到复旦大学参加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上海研习班,学习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及“一带一路”倡议等相关课题,越发感受到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这些年,林恒毅陆续组织商会同仁编撰了《中国经济面面观》《中国的核心价值》《读懂中国经济》《“一带一路”的商机》等书籍,向马来西亚民众介绍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其中,《“一带一路”的商机》这本书不仅介绍了马来西亚大型企业关联公司与中国对接的成功案例,还提出了许多中小企业如何与“一带一路”进行衔接的建议。书籍一上市,就跻身马来西亚大众书局排行榜前三位。
 

      林恒毅说:“‘一带一路’倡议刚提出时,一些马来西亚当地人觉得这是一种挑战。但是当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后,他们不仅支持而且还主动参与其中。”
 

      中国和马来西亚友谊源远流长,两国关系发展一直走在地区国家前列。“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邦交的东盟国家,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林恒毅表示,中马合作道路越走越宽,非常期待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双边经贸再创高峰。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会长、马来西亚桂商总会会长吕海庭:
 

      为双方合作搭建沟通桥梁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会长、马来西亚桂商总会会长吕海庭。
 

      第三届世界桂商暨商会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大会召开前夕,记者在南宁见到了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会长、马来西亚桂商总会会长吕海庭。这次他到南宁除了参加大会,还计划为广西企业进行相关商品出口的培训、与政府部门商讨合作等,行程比较满,“有能力,就多做一点,这是应该的。”
 

      吕海庭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裔。20世纪30年代,他的祖父一家历经千辛万苦,从岑溪水汶王强村到达马来西亚,艰苦耕耘后积累了第一代家族资本。家族的奋斗经历,对吕海庭的影响很大,“祖父刚到马来西亚时,割过橡胶、种过菜、养过猪,很长一段时间过得很艰难,但他们不服输。”祖辈的勤劳和善良,给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大学毕业后,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吕海庭打过工、上过班,经营过农场,吃过苦却不怕累。2000年左右,马来西亚房地产进入快速发展期,他抓住机遇进入房地产行业。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日益密切,马来西亚投资潜力进一步提升,当地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他的事业也迎来重要的上升期,成为当地有名望的企业家。
 

      “以前祖父和父亲经常念叨,不管在哪里都不能忘本,永远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吕海庭回忆往事感慨颇多。最初,他对祖国和家乡的印象均来自书本和父母的口述。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有新进展后,他回广西的次数不断增多,想象的画面逐渐被现实填满。而后,他与商会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东博会和峰会举办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广西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协助推动中马经贸合作。
 

      今年是马来西亚桂商总会成立第4年。4年间,他们为两国政府、企业、商会搭建了多个沟通渠道,为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服务,诸如帮助企业完成需要的认证、搭建海外仓、联络物流渠道等。“马来西亚桂商总会成立时间虽短,但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吕海庭说,仅2019年他就到南宁9次,参加侨联、东博会和峰会等商贸活动,“国内的企业要走出去,他们需要很多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常年在马来西亚,正好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009年起,中国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外资投资国,中马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仅2022年就比2021年增长了15.3%,首度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36亿美元。”吕海庭对马中贸易情况了如指掌,相关数据信手拈来。因为语言、地域等优势,他认为马中经济和产业互补性强,“马来西亚桂商总会可扮演‘桥梁’角色,帮助广西企业搭建平台,让他们更好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百越稻盛》将赴马六甲驻演
 


创意杂技秀《百越稻盛》排演现场。
 

      “秋日里清爽的风,轻推着夕阳慈爱的余晖,为金黄的稻田再涂抹一层金色,丰收的喜悦终究是藏不住的……”广西杂技剧场内,《百越稻盛》主演杨晴萌正带领着小演员们紧张地排练。今年,广西杂技团接到了前往马来西亚演出的任务,要将这一反映南方稻作文化主题的杂技表演带到“又见马六甲”剧场,与马六甲市观众见面。
 


“又见马六甲”剧场外景。
 

      7月31日,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马来西亚永大集团共同主办的2023广西精品剧目——创意杂技秀《百越稻盛》演出推介会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举办。得知广西杂技团将赴马六甲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场表演,参加推介会的马六甲市民曾昭智很期待:“现在市区到处能看到演出海报,我们之前只看过马戏团的表演,很少看到专业杂技演出,非常期待。”
 

      8月9日,在《百越稻盛》出海前第二次试看会上,总导演、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钒介绍,这部剧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我们从“那”来》的升级版,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杂技表演形式,融合了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的歌、舞、乐器、非遗等艺术特色,勾勒出壮族人民在田埂中幸福耕作、创造快乐的场景,用心用意刻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为将“携手合作,共迎幸福”的心愿传递给外国观众,剧目结尾还设计了用马来西亚民歌与观众进行互动的环节。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卢瑞翔告诉记者,《百越稻盛》是该集团舞台艺术、文化艺术出海的一个探索性项目,今后将继续向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输送包括但不限于杂技表演、木偶皮影、民乐演奏等优质演艺产品。
 

      9月,在开演前夕,记者赴马六甲市探访了剧场的筹备情况。永大集团首席执行官、董事经理梁诗丽表示,目前剧场已准备就绪,“早鸟票”(演出前开票,越早买票价越优惠)的预售情况很好。“2024年是马中建交50年,也是‘马六甲观光年’。永大集团目前在打造集养生、人工智能、时尚和艺术于一体的‘希望之城’,愿望是将马六甲提升为国际城市。”梁诗丽认为,《百越稻盛》在马六甲的演出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在艺术、文化与旅游推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纪念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的重要活动。”
 


吉隆坡双子塔夜景。
 


8月31日是马来西亚国庆日,马六甲市街头开展了盛大的国庆巡游活动。
 


广西日报9月12日头版报纸版面
 


广西日报9月12日第06-07版报纸版面
 

图文来源于广西云客户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西尊龙凯时集团 版权所有 © 2018  ICP证:桂B2-200400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