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中国糖业高峰论坛在南宁国际尊龙凯时中心举办。该论坛是第5届中国—东盟糖业博览会、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以“世界糖业 瞩目东方”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糖业专家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国内外糖业市场发展的方向。
本次论坛由中国糖业协会主办,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主题发言以中国糖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主线,探讨宏观经济环境、主产国糖料生产与政策、淀粉糖市场、数字经济等多方面变化给中国糖业带来机遇与挑战。论坛展示了中国糖业与国际市场日益接轨的积极心态与新风貌,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1、多维度深入分析国内糖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朱蓓薇以《中国糖业之发展》为题,就中国糖业现状与问题、中国糖业发展方向及政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朱院士指出,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中国糖业发展应该以国产糖为主、进口适度补充,保障食糖基本供给,顺应糖业国际化发展态势,提升我国糖业工业化技术水平,实现糖业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白明副所长做《RCEP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及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主题演讲。他认为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看待RCEP的作用,RCEP自贸区建成将为中国在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也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国内企业要尽快熟悉RCEP体系下的原产地规则,用好用足RCEP红利,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要对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国糖业协会钟金传副理事长从糖业的使命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的食糖生产、进口与消费情况,通过对主产国糖业政策的详细解析,提出“以总量平衡为核心”,加强完善食糖宏观调控,坚持食糖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原则,做好食糖进口管理,规范糖浆进口;提供糖料种植补贴;向糖料收购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缓解食糖产销矛盾,解决农民糖料款及时兑付问题和制糖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紧张问题,弥补国产糖与进口糖不平等竞争的短板;加大贸易援助力度,帮助糖业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兼并重组、产业升级等建议。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洁以《我国淀粉糖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为题,就我国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淀粉糖工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及未来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我国淀粉糖工业创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方向。
2、疫情后的国际糖市复苏强劲
“受COVID-19疫情后食糖消费的显著复苏推动,20/21榨季全球将出现160万吨食糖供给缺口。”路易达孚(LDC)全球食糖交易总经理道格·威廉姆斯在《疫情过后的全球食糖市场》演讲中分析到,巴西下榨季将会提高甘蔗制乙醇的比例,使得产糖量下降,这一预期已经开始推动远期糖价上涨。但是,这一利好消息也将部分被印度、美国、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增产抵消。此外,道格·威廉姆斯还详尽地分析了全球各食糖主产国新榨季的产销预期情况。
此外,英联食品集团(ABF) 高级顾问西蒙·哈里斯、泰国糖业生产公会(TSEA)理事长吉沙纳·蒙天威千才分别论述了欧洲与泰国食糖生产与糖业政策现状。
3、数字经济为制糖产业赋能
“基于行业理解,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构建数据智能时代新应用模式,这将成为数据智能时代新竞争态势。数据智能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李珩在《数据智能新模式 产业发展新动能》专题演讲中展示了数据智能在精准招商、进出口贸易额预测、可疑人群识别等典型案例中的运用。
此外,数据智能化应用已经开始助推糖产业效率提高,降低生产交易的成本、优化传统的资源配置、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东信与泛糖科技建设运营的广西糖料蔗订单农业云平台已为全区蔗糖产业提供服务,基于风险订单识别,该平台已累计识别风险订单超过2.3万;基于GIS研发地块重报识别,累计已识别交叠地块超过1万个。泛糖科技与广糖集团联手打造的AI甘蔗质检平台应用了人工智能、5G、物联网(IOT)等前沿技术,大大提高甘蔗进场效率,降低识别差错损失、扣杂误差损失,以及人工成本、制糖设备损耗等,有助于建立更具公信力的糖料蔗检测标准体系。
本次中国糖业高峰论坛的举办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国内主要各制糖集团领导、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贸易商代表等上百人参会。